我盤坐在我忘記街名的長椅上,叼著菸等著朋友,台南不是第一次來了,可是眼前這街景店面,穿梭的車流人群,對我而言是全然的陌生,雖然我努力讓自己表現得很自在,但我仍然是個局外的人。
等人的空檔,我在附近藝術街廣場的庭園捕到這隻象,蹲坐著以為自己是寵物,準備討好人的模樣。
這餐廳庭園後面還有一個生態池,像一攤老天爺去年忘記收走的水,這水裡還真的有魚,不過我ㄧ趨近就散,這很正常阿,我本來就是個無端闖入它們世界的陌生人類。
面大蘇帶我認識他的城市的第一站,小南米糕。
老早過了午繕時間,店裡還是有三三兩兩的客人。
雖牆上大剌剌的貼著廣告,告訴你它是百年老店卻擁有新鮮生命,有包裝過的品牌小吃,可是那桌椅這菜單,還是那充滿古早味的路邊攤風格哩。
沒喝過的冬瓜珍珠快見底了,我已經忘記他的味道了,反正是不難喝的甜湯。
老闆挺年輕,面大蘇說目前店面是他的兒子跟合夥人在經營。
將將~~這就是我的午餐了,擔仔麵米高還有魚肚湯?,阿不是,魚肚湯是陪坐檯的的麵大蘇的。
這剝殼蝦和那肉片,讓我口水不停的往下嚥。
不能不點的米糕,這不是加了魚鬆的肉燥飯嗎,老闆可沒端錯,南部米糕就長這樣。
看得到花生仁的米糕,長糯米倒是粒粒透亮分明,,聽說肉燥還是用旗山黑豬肉,那小黃瓜酸甘甜酸甘甜的,還頗下飯。
不好意思阿小南米糕,雖然說也是雲林家鄉人來台南闖出名號的,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家鄉那種杯狀米糕。
小南米糕的履歷頗為嚇人,地方小吃開始登上國家殿堂,成為城市外交國家外交要角的,不知道是不是從這家店開始。
大概是地方陌生我的舌頭也變遲鈍了,再不然就是我的味蕾本來就跟專家是開在不同的國家。
可是第一名,總是有使人尊敬的地方,不管那理由是啥,我真的是這樣想的